教学科研

抗 逆 力——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脏

徐小金发布时间:2024-01-24 15:23:02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与我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高一年级的男生,在一次月考时,因第一场语文考得不理想,就放弃了其他学科的考试。更为甚者,还要求家长将其带回家,美名其曰:回家缓解情绪。

  其实像上述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了。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类似的报道:某孩子因为遇到一点儿小挫折,比如被父母或老师批评,或者与同学发生争执,就做出很极端的反应,如离家出走、校园暴力、拒绝上学,甚至轻生等。我不禁伏案沉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抗逆力”不强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提升孩子的抗逆力,如何能够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成为一个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人呢?

  何谓抗逆力?美国心理学会提出,抗逆力是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和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良好的适应能力。它是一种能从困难中恢复过来的能力,也有人将这种“抗逆力”成为“逆商”。抗逆力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人格内容,与我们的智力水平、情绪水平一样重要,其体现了一个人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那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逆力”呢?

  首先,要走出“挫折教育”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极端的现象:父母要么对孩子过度溺爱与放纵,甚至到了孩子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程度;要么对孩子进行严厉的管教与控制,甚至到了严苛的程度。无论是宠溺还是严苛,都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

  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该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做的既不是过度保护孩子,也不是对孩子的困难置之不理,而应该和孩子一同面对困难,给予孩子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这种帮助孩子形成抵抗挫折的能力和信心的教育方式,才是“挫折教育”的真正内涵。

  其次,创造提升“抗逆力”的三大条件。一是多给予孩子关注和支持。在孩子心中,父母永远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是永远最值得信任,无条件接纳他们的人。这种力量,是其他人无法给予的。在我看来,从来没有绝望的孩子与绝望的教育,只有深藏在心底的对爱、对关注的渴望。有研究发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有一位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心、被支持和被理解,就可以帮助孩子对抗逆境与挫折,哪怕是曾经遭受创伤的孩子,如果有正向的家庭环境,也能够提升孩子的抗逆力,让孩子用更正向、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困境和压力。

  二是多给予孩子爱与温暖。孩子的抗逆力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而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家长在一开始是否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温暖。当孩子遭遇失败,陷入负面情绪时,父母应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表扬他们的努力、坚持、专注等。这种“重过程,轻结果”的反馈模式,不仅能让孩子获得被重视感,还会使他们因此变得更自信、更积极。孩子日后再面对挫折时,也让孩子感觉自己背后拥有坚实的依靠,从而变得更自信、更积极。

  三是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犯错的孩子。很多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就会对孩子严厉批评,甚至会给孩子贴标签,上升到对孩子人格的否定。比如对孩子说“你做什么都不行,真没用!”“你真是笨死了,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 这些批评指责的话,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重创。当孩子犯错时,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当孩子犯错误时,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就足够了,不要上升到人格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做错事儿,也仍然是被爱的,是可以犯错的,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必一直为这些错误感到羞耻,甚至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

  最后,“抗逆力”形成的三要素。每个人都具有抗逆的潜力,都可以发挥出来,但需要得到后天的促进和培养。国际抗逆力研究计划曾就抗逆力的形成方式和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就是父母、其他关系亲密的人及孩子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增强孩子的抗逆力。我深以为然。

  一是“我有”。“我有”主要指的是孩子从家庭或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心理安全感,比如来自父母或其他长辈的鼓励、良好的同伴关系、安全的校园环境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结;给予孩子适当的期望;多为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

  二是“我是”。“我是”强调的是主观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肯定,是比“我有”更加强大的自信与内驱力。如果说“我有”会有缺乏的时候,那么“我是”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接纳自己的一切都可以是那么美好。这就需要孩子从小对自己的内在价值观,如自控力、自主性、坚定的信心、自我成就感等建立正确的认识。孩子要做到这一些,当然还需要父母和家人平时细心地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让孩子从小就对自己产生积极、正向、强大的自我认知。

  三是“我能”。“我有”表现了孩子与资源的关系,“我是”表达了孩子与自我的关系,而“我能”则体现为孩子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会逐渐明白哪些事儿是自己能做的,哪些事儿是自己目前还做不到的,以及什么事是自己不能做的,这些都需要孩子在不断经历、不断探索中洞悉。我们不能剥夺孩子感受自我力量、探究解决方法和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正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儿、一点点小困难,逐渐形成自信心、独立性、思考能力和坚持精神的。这些都是构成抗逆力的必要因素,并最终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隐形的翅膀”,使其在长大后,面对更大的挫折和困难时,同样无所畏惧。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爱和温暖,运用科学的方法,助力孩子形成顽强的“抗逆力”,成就孩子积极、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