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稻香寻忆

八(7)班 郑依玲发布时间:2020-11-12 16:13:56

秋风吹遍九月叶,稻香相随盛人间。

                                            -------题记

       站在石板桥上,听到那泉水和石头敲击发出的泠泠声,大雁准备飞回故乡发出的嘤嘤声。望着那劳动人们的背影……让我一愣的是那刚割完稻子扑鼻而来的清香,我的眼睛忽然有些酸了。“嘿黝嘿,嘿黝嘿”听着远处那壮实而又清晰的喊叫声,近看原来是有人在割稻子,铮亮的镰刀,娴熟的动作,纯朴的农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这虽然不是什么好景色,但在我的心里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又一个的春秋冬夏。曾经门前下的稻田是黄了又绿,绿了又黄。现在颜色都是一尘不变的,变成了“荒田”。在外读书的我,现在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时常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青山、绿水、花草树木,尤其想念秋天那一缕缕稻香。

       小时候,和奶奶一同坐在门前的大枣树下,看着农民伯伯割稻的背影,嗅到大自然的芳香。用力吸一口,还能品出些甜味。坐在一旁的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拍了拍我的头说:“傻孩子,你是准备生吃了个味道吧?”我当真迎着稻香嚼了嚼,奶奶笑了,我也笑了。

       此刻走在回家的路上,站在石板上,望着蓝蓝的天,低头又看见那金灿灿的稻田,往远处看貌似有一个人在收稻。我往里头走,发现了一位驼了背的老爷爷正在吃力地收割着稻子,看着他那驼着的背,我忍不住问他:“老爷爷,这年代大家都有钱,很多人都不愿意种田了,我看你这么辛苦,为何不直接去买米吃呢?米又不贵哦?”

       他伸直了腰板说:“小姑娘,从外面买大米是很轻松,直接送货到家。但吃得味道肯定没有自己种的大米更香。我已经老了,平时没有什么事可做,只做一些烦琐的小事打发时间。不种点田,这一片都要全荒了。我种点稻子卖卖,让在外的年轻人,多少吃得到家乡的米,想起自己的家乡,能多回家看看……”老农民又哽咽了下说:“我的儿子就有六年没回过家了,我和孩子他娘也想帮年轻人多分担分担,可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唉!现在老了,干不动啦!”看着老爷爷那红红的眼眶。我懂了:这种精神是无私的。我对他说:“那你平时要保重身体,这样才能多种稻子!”他笑了,笑出了不一样的烂漫。微风吹来,一阵阵稻香飘了过来,我闻到淡淡的甜味。

       再一次闻到这种清香,竟是以这种方式。我相信老爷爷会坚守在稻田上。毕竟他卖的不止是金黄的稻子,更是那一缕缕的稻香。

       点评:本文中心突出,选材独特。现实与记忆中的画面交织一起,作者借稻香表达对家乡农耕生活的怀念。

                                      (指导老师:陈玉华)